资讯
政策
公告
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联合声明发布,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,美方取消共计91%的加征关税,中方相应取消91%的反制关税;美方暂停实施24%的“对等关税”,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%的反制关税。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。双方将建立机制,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。5月12日,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103.60万吨,环比增35.2%;237家主流贸易商建筑钢材成交13.54万吨,环比增43.6%。5月12日,Mysteel62%铁矿石指数100.85,涨2.8,月均98.55;65%铁矿石指数112.1,涨2.8,月均109.84。(单位:美元/干吨)5月12日,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累计上调60元/吨,报2970元/吨。5月13日,沙钢废钢上调50元/吨,执行价重一2500元/吨;重二2470元/吨;重三2440元/吨。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1日晚在日内瓦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。何立峰表示,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,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挥全球贸易“稳定器”作用,维护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,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更大贡献。商务部:下一步,将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,会同相关部门,全力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,提供更多支持,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,促进外贸稳定发展。据商务部数据,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,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。截至5月11日,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.5万份,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3%。 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召开。会议指出,要密切跟踪战略矿产流向,强化信息研判共享,及时做好预警和相关处置,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。 5月12日,全国优特钢(126家样本企业)成交量9.26万吨,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.6万吨,增幅98.71%,创近三年新高。5月12日,全国样本贸易企业工业线材成交3.51万吨,环比增加48.89%。5月5日-5月11日,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570.0万吨,环比减少64.4万吨;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354.6万吨,环比减少95.1万吨。 5月5日-5月11日,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422.5万吨,环比减少117.9万吨。澳洲发运量1797.2万吨,环比增加28.0万吨;巴西发运量625.2万吨,环比减少146.0万吨。调研显示,4月硅锰产区187家生产企业(占比99%)产量805895吨,环比减10.37%。中汽协:今年前4个月,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。据统计,今年1至4月份,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.5万辆和100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2.9%和10.8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.9万辆和430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8.3%和46.2%。 南钢股份公告称,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安矿业以9.20亿元竞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(探矿权保留)探矿权。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工作要求,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2024和2025年度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,均分别有12家。详情>> 17家重点房企2025年1-4月销售额合计4319.76亿元,同比下降16.2%;4月销售额合计1150.41亿元,同比下降25.6%,环比下降20.4%。
2025年05月14日
2025年氧化镨钕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氧化镨钕产量8630吨,环比3月106吨,降幅1.21% ,同比去年增1137吨,增幅15.17%。 从地区分布来看,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仍是江西、山东、内蒙古、甘肃、四川;从原矿和再生分离来看,原矿产出的氧化镨钕为5318吨,再生产出的氧化镨钕为3312吨,分别占比62%和38%。主要体现在江西和四川地区,受中美贸易政策调整影响,从美国进口金属矿锐减明显,四月18日美国MP Materials公告已停止向中国运送稀土精矿,引发国内原矿型分离企业后续担忧,部分提前减产应对后续原料减少问题。以下氧化镨钕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119家稀土分离企业其中在产氧化镨钕60家(包括原矿和再生)统计所得。2025年镨钕金属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镨钕金属产量8280吨,环比3月增332吨,增幅4.18%,同比去年增1350吨,增幅19.48%。 从地区分布来看,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仍是内蒙古、江西、四川、甘肃、山东。国内4月镨钕金属产量较1月小幅增加,主要体现在内蒙古地区,个别企业给北方稀土代加工的产量有所提高,其他地区金属企业整体产量保持平稳。以下镨钕金属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57家稀土冶炼企业其中在产30家统计所得。2025年氧化镝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氧化镝产量278.7吨,环比3月增4.7吨,增幅4.18%,同比去年增43.7吨,增幅18.60%。 从地区分布来看,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是江西、江苏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。从原矿和再生分离来看,原矿产出的氧化镝为180.4吨,再生产出的氧化镝为91.3吨,分别占比66%和34%。缅甸矿恢复正常进口,镝系产品整体产量保持较为稳定。以下氧化镝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119家稀土分离企业其中在产氧化镝40家(包括原矿和废料)统计所得。2025年镝铁合金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镝铁产量126吨,环比3月减36吨,减幅22.22%,同比去年减84吨,减幅40.00%。 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是江西、四川、广西、浙江、福建。下游中高端领域订单仍保持稳定增量态势,但整体社会库存仍处于超需阶段,部分金属企业对应订单调整炉台。以下镝铁合金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57家稀土冶炼企业其中在产9家稀土冶炼企业统计所得。2025年氧化铽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氧化铽产量63.9吨,环比3月增3.3吨,增幅8.31%,同比去年增4.9吨,增幅5.45%。 从地区分布来看,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是江西、江苏、广西、山东、广东。从原矿和再生分离来看,原矿产出的氧化铽为42.8吨,再生产出的氧化铽为21.1吨,分别占比67%和33%。缅甸矿恢复正常进口,镝系产品整体产量保持较为稳定。以下氧化铽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119家稀土分离企业其中在产氧化铽36家(包括原矿和废料)统计所得。2025年金属铽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金属铽产量32.6吨,环比3月增1.0吨,增幅3.16%,同比去年增2.6吨,增幅8.67%。整体窄幅较为均衡,未有明显波动。以下金属铽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57家稀土冶炼企业其中在产8家稀土冶炼企业统计所得。2025年氧化钆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氧化钆产量386吨,环比3月增4.5吨,增幅1.18%,同比去年增68吨,增幅21.38%。 从地区分布来看,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是江西、江苏、广西、山东、内蒙古。从原矿和再生分离来看,原矿产出的氧化钆199.5吨,再生产出的氧化钆为181.5吨,分别占比52%和48%。以下氧化钆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119家稀土分离企业其中在产氧化钆35家(包括原矿和废料)统计所得。2025年钆铁合金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钆铁合金产量365吨,环比3月增27吨,增幅7.99%,同比去年增78吨,增幅27.18%。 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是江西、江苏、浙江、广西、内蒙古。以下金属铽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57家稀土冶炼企业其中在产 10家稀土冶炼企业统计所得。2025年氧化钬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氧化钬产量58吨,环比3月减3吨,减幅4.92%,同比去年增4吨,增幅7.41%。 从地区分布来看,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是江西、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广西。从原矿和再生分离来看,原矿产出的氧化钬为41.2吨,再生产出的氧化钬为16.8吨,分别占比71%和29%。以下氧化钬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119家稀土分离企业其中在产氧化钬25家(包括原矿和废料)统计所得。2025年钬铁合金月度产量2025年4月,中国钬铁合金产量45吨,环比3月增11吨,增幅32.35%,同比去年增22吨,增幅95.65%。以下钬铁合金产量根据上海钢联调研,由国内57家稀土冶炼企业其中在产3家稀土冶炼企业统计所得。
2025年05月14日
5月12日,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发布。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%的关税,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%的对等关税,其中24%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,保留剩余10%的关税。相应地,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%的反制关税;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%反制关税,相应暂停其中24%的关税90天,剩余10%的关税予以保留。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。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5月11日表示,各方应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和争端,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,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。《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》印发。《意见》提出30条重点举措,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。5月12日,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累计上调60,报2970。(元/吨)5月5日-5月11日,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570.0万吨,环比减少64.4万吨;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354.6万吨,环比减少95.1万吨。5月5日-5月11日,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422.5万吨,环比减少117.9万吨。澳洲发运量1797.2万吨,环比增加28.0万吨;巴西发运量625.2万吨,环比减少146.0万吨。截至5月12日12:00,江苏地区钢厂铁水与废钢价差相比,铁水比废钢价格低63元/吨。5月12日,全国300家长、短流程代表钢厂废钢库存总量477.67万吨,较上周五增5.51万吨,增1.17%;库存周转天7.8天,较上周五持平。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工作要求,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2024和2025年度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,均分别有12家。详情>>5月12日,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召开。会议强调,各部门要密切配合,认真履行战略矿产开采、冶炼、加工、运输、制造、销售、出口等各环节监管职责,切实加强全链条管控。5月8日,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环保BOO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帷幕。南钢股份告称,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安矿业以9.20亿元竞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(探矿权保留)探矿权。力拓5月12日与日本住友金属矿山就西澳大利亚Winu铜金项目签署最终合资协议,预计将于今年完成交易。据Mysteel统计,17家重点房企2025年1-4月销售额合计4319.76亿元,同比下降16.2%;4月销售额合计1150.41亿元,同比下降25.6%,环比下降20.4%。详情>>中汽协:今年1至4月份,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.5万辆和100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2.9%和10.8%,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。中汽协:4月,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1.7万辆,环比下降9.3%,同比下降18.7%;新能源汽车出口20万辆,环比增长27%,同比增长76%。上海航交所:SCFI指数上周上涨4.24点至1345.17点,周涨幅为0.31%。欧美四大远洋航线中,远东到美西和美东线运价持续上涨,欧洲航线持续下跌。国际船舶网:5月5日至5月11日,全球船厂共接获25+2艘新船订单。其中中国船厂接获13+2艘新船订单;日本船厂接获3艘新船订单;韩国船厂接获4艘新船订单;越南和荷兰船厂也接获相关新船订单。
2025年05月14日
一、钢材现货和期货价格汇总5月12日,国内钢材市场多数上涨,唐山迁安普方坯出厂含税累计上调60报2970元/吨。中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,期螺快速上涨,交投氛围浓厚,成交明显放量。5月12日,期螺主力合约收盘价3082涨1.52%,DIF向上突破DEA,RSI三线指标位于41-50,靠近布林带中轨运行。5月12日,国内2家钢厂上调建筑钢材出厂价20-40元/吨,2家钢厂下调20-40元/吨。此外,沙钢、永钢、中天5月中旬出厂价持稳运行。二、品种钢材每日价格行情螺纹钢:5月12日,全国31个主要城市20mm三级抗震螺纹钢均价3317元/吨,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5元/吨。目前市场基本面矛盾并不突出,同时宏观利好提振,市场信心好转,情绪端将进一步驱动价格上涨。综合来看,预计13日国内建筑钢材价格或将继续趋强运行。热轧板卷:5月12日,全国24个主要城市4.75mm热轧板卷均价3330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元/吨。贸易冲突有所缓和,市场情绪带动下,热卷期货价格高开高走。从需求来看,5月份需求季节性走弱,市场整体资源消化比较一般。从供应方面来看,当前钢厂仍保持利润,生产仍保持韧性。预计13日热卷价格或将震荡偏强。冷轧板卷:5月12日,全国24个主要城市1.0mm冷卷均价3860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下跌6元/吨。市场成交有所放量,库存去化中,冷热价差继续收窄,预计13日冷轧价格小幅上涨。中厚板:5月12日,全国24个主要城市20mm普板均价3565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元/吨。据了解,华东低合金资源库存较少且近期成交尚可,故价格上涨较多,12日市场整体需求较好。北方武安等市场普板仍然较为缺货,出货好于上周五,但市场观望情绪较浓,价格上涨缺乏动力。目前从钢厂接单尚可,宏观利好政策影响以及库存成本对价格形成底部支撑,预计短期中板价格仍会有窄幅上涨。三、原燃料每日价格行情铁矿石:5月12日,山东港口进口铁矿价格较上一工作日价格偏强运行,累计上涨15-20。区域内贸易商报价积极性尚可,截至目前成交较少;买盘方面,区域内钢厂维持低库存运行,整体询盘较弱。目前PB粉主流在768-773;超特粉主流在635附近;PB块主流在910-915。废钢:5月12日,全国45个主要城市重废平均价2072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下降7元/吨。短期内宏观消息或将阶段性利好钢价,相对利空原料,但由于废钢资源紧张,价格紧跟成材。因此,国内废钢或有望迎来小幅反弹。焦炭:5月12日,焦炭市场价格暂稳运行,市场情绪有所转变,提降声音增大,目前传周五落地的可能性比较大。原料煤的价格近期保持下降走向,周末吕梁、临汾市场部分煤种价格下降40-50元,12日整体原料市场继续保持下降。下游钢材方面,12日受到宏观情绪利好,钢材价格有所上涨,但受到原料让利因素影响,钢厂对于焦炭价格的下调意愿较明确,预计近期焦炭价格偏弱运行。四、钢材市场价格预测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,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。美方取消了共计91%的加征关税,中方相应取消了91%的反制关税;美方暂停实施24%的“对等关税”,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%的反制关税。
2025年05月14日
智改数转不仅改变纺织企业自身,更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,构建起全新的产业生态。通过搭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,纺织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、经销商实现信息实时共享,从原材料采购、生产计划安排到产品销售配送,全链条协同运作。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,平台能快速调整生产计划,优化资源配置,减少库存积压,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。在产业集群内,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、数据互通,开展协同制造。中小企业可共享大型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源,承接部分生产订单,实现产能互补。同时,借助数字技术,纺织企业与服装品牌商、电商平台等建立紧密合作,实现 “设计 - 生产 - 销售” 的无缝对接,快速响应市场潮流变化。智改数转让纺织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作,资源得到高效配置,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,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生态。
2025年05月13日
智改数转推动纺织企业加速产品创新升级,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。在面料研发方面,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和 3D 建模技术,快速设计开发新型面料,模拟面料的手感、悬垂性、透气性等性能,减少实物打样次数,研发周期缩短 60%。结合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时尚偏好和功能需求,企业能精准定位市场方向,开发出功能性面料产品。例如,针对户外运动市场,企业运用智能纺织技术,开发出具有防水透气、抗菌除臭、温度调节等功能的户外服装面料;针对医疗健康领域,研发出具有压力治疗、抗菌防感染等特性的医用纺织材料。同时,通过个性化定制系统,消费者可在线选择面料材质、颜色、图案,定制专属纺织产品。智改数转让纺织企业打破传统产品局限,不断推出创新产品,拓展市场空间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。
2025年05月13日
在智改数转浪潮下,纺织企业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重构。在纺纱环节,智能纺纱设备搭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,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、纱线质量参数,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调控。如某大型纺织企业引入智能纺纱系统后,纱线断头率降低 40%,生产效率提升 25%。织布工序中,数字控制的织机可根据订单需求快速切换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,相比传统织机,换产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十几分钟。染色环节是纺织生产的关键工序,以往靠人工经验控制染色配方和工艺参数,如今借助数字化染色管理系统,企业能快速匹配最优染色方案,减少试色次数,降低染料浪费,染色一次成功率提高至 95% 以上。同时,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质检系统,可高速检测织物疵点,替代人工肉眼检测,检测效率提升 8 倍,检测准确率达 98%。通过智改数转,纺织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行,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,传统纺织生产模式焕发新活力。
2025年05月13日
在营销领域,人工智能成为纺织企业精准连接消费者、拓展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。借助 AI 大数据分析技术,纺织企业能够对消费者的线上浏览行为、购买历史、社交媒体互动等数据进行深度剖析,精准洞察消费者的时尚品味、消费习惯以及潜在需求,从而实现个性化营销。纺织企业 C 搭建的 AI 营销平台,通过对消费者画像的精准刻画,为不同客户群体推送定制化的产品推荐信息。当一位长期关注简约风格、偏好棉麻材质服装的消费者登录企业线上商城时,系统自动推送当季符合其风格与材质喜好的新款服装,搭配个性化的促销活动信息,使客户点击率提升 60%,购买转化率提高 35%。此外,利用 AI 驱动的虚拟试穿、增强现实(AR)展示等技术,消费者可在线上便捷体验服装上身效果,增强购物趣味性与互动性,有效降低退货率。AI 还助力企业精准投放广告,依据目标客户群体特征,在合适的平台、时段进行广告推送,广告投放回报率提升 50% 以上,让纺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时尚市场中,以精准营销抢占先机,引领时尚产业营销变革新潮流。
2025年05月13日
纺织企业的生产环节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,正迈向智能化、高效化的全新阶段。在生产设备端,AI 驱动的智能纺织机械不断涌现,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、织物生产参数等信息,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,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监测与故障预警。当设备出现潜在故障风险时,系统能及时发出警报,并提供维修建议,大幅降低设备停机时间,保障生产连续性。生产流程方面,AI 优化的生产调度系统依据订单需求、原材料库存、设备产能等多维度数据,进行智能排产与资源分配。例如,纺织企业 B 采用的 AI 生产调度方案,可综合考虑不同订单的紧急程度、产品复杂程度以及各生产线的实际产能,制定出最优生产计划,使设备利用率提升 30%,订单交付周期平均缩短 15 天。同时,在质量检测环节,基于机器视觉的 AI 质检系统能以极高的精度识别织物疵点、色差等问题,检测准确率超 98%,远超人工检测水平,且检测速度是人工的数十倍,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一致性,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,推动时尚产业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全面转型。
2025年05月13日
在时尚产业的前沿变革中,纺织企业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彻底颠覆传统设计流程。众多企业引入先进的 AI 设计系统,通过对海量时尚潮流数据、消费者偏好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,为设计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。设计师只需输入简单的风格关键词、色彩倾向或图案元素,AI 系统便能迅速生成一系列极具创意的设计初稿,涵盖服装款式、面料纹理、图案搭配等多个方面,极大缩短了从创意构思到设计成型的周期。以知名纺织企业 A 为例,其运用的 AI 设计平台整合了全球近十年的时尚秀场作品、街头潮流穿搭以及社交媒体热门元素数据,构建起庞大的时尚知识库。设计师利用该平台,在设计当季新款女装时,输入 “复古宫廷风、碎花元素、莫兰迪色系” 等指令,短短几分钟,平台便生成数十款设计草图,不仅包含独特的服装版型,还搭配了与之契合的碎花图案与面料质感呈现。这些初稿经设计师微调完善后,即可投入后续打样生产,相较于以往纯手工设计,设计周期从平均两周缩短至三天,效率提升超 80%。AI 的介入,让设计师得以从繁琐的基础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深化与细节雕琢,为时尚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颖设计,引领潮流新风向。
2025年05月13日